选择合适浓度的光引发剂784需要考虑多个因素,以下是一些参考要点:
·树脂体系:不同的树脂体系对光引发剂的响应不同,例如,丙烯酸酯类树脂与光引发剂784的匹配性较好,在这类树脂中,其能较好地引发聚合反应。一般来说,对于活性较高的树脂体系,它的浓度可以相对低一些,通常在 0.5%-1%(质量分数,下同)左右;而对于活性较低的树脂体系,可能需要将浓度提高到1%-3%才能达到理想的引发效果。
·固化设备:固化设备的光源类型、强度和照射时间等会影响光引发剂784的吸收和引发效率。如果使用的是高强度的紫外光光源,如高压汞灯、LED 紫外灯等,它能够更充分地吸收光能,此时可以采用较低的浓度,如0.8%-1.5%。若光源强度较低,则需要适当增加光引发剂的浓度,以保证足够的自由基产生,促进固化反应进行,可能需要将浓度提高到 1.5%-3%。同时,照射时间也与光引发剂浓度有关,较短的照射时间需要较高的光引发剂浓度来快速引发固化,而较长的照射时间则可以允许使用较低浓度的光引发剂。
·制品厚度:对于较厚的制品,光在穿透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衰减,为了使制品内部也能充分固化,需要增加光引发剂784的浓度。一般来说,制品厚度每增加1mm,光引发剂的浓度可适当增加0.2%-0.5%,例如,对于厚度为 3mm 的制品,光引发剂784的浓度可能需要达到1.5%-2%;而对于厚度为1mm 的薄制品,浓度在0.8%-1.2%左右即可。
·颜色和透明度:制品的颜色和透明度会影响光的透过率。对于无色透明的制品,光的透过率高,光引发剂784可以在较低浓度下发挥作用,通常0.5%-1.2%即可。而对于深色或不透明的制品,光的透过率低,需要提高光引发剂的浓度来弥补光吸收的不足,可能需要1.5%-3%甚至更高的浓度。
·成本因素:光引发剂784的价格相对较高,在满足固化性能要求的前提下,应尽量选择较低的浓度以降低成本。通过实验优化,找到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使成本很低的光引发剂浓度,例如,在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应用领域,如普通塑料制品的表面涂层,可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一个合适的较低浓度,如0.8%-1.2%,在保证固化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。
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,并通过实验来确定合适的光引发剂784浓度。一般先根据经验和树脂体系等初步选择一个浓度范围,然后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梯度实验,观察固化效果、制品性能等指标,确定适宜浓度。
本文来源于:岳阳市金茂泰科技有限公司官网http://www.kimoutain.c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