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动态
 
首页 > 公司动态  >  光引发剂784在印刷油墨中的固...

光引发剂784在印刷油墨中的固化特性

2025-05-28

一、光引发剂784的基本特性与作用机制

光引发剂784(化学名称:双 (2,4,6 - 三甲基苯甲酰基) 苯基氧化膦)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型光引发剂,具有以下特性:

吸收光谱:对320-420nm的紫外光(UV)有较强吸收,与印刷油墨常用的 UV 光源(如汞灯、LED 光源)匹配度高,可快速引发聚合反应。

分子结构:含两个苯甲酰基和氧化膦基团,兼具高引发效率和热稳定性,在油墨体系中分散性良好,不易迁移或析出。

其固化作用机制为:在紫外光照射下,分子吸收光能跃迁到激发态,分解产生苯甲酰基自由基和膦酰基自由基,进而引发油墨中不饱和树脂(如丙烯酸酯单体) 的双键聚合,使液态油墨快速固化成膜。

二、在印刷油墨中的固化特性表现

固化速度与效率

光引发剂784的引发效率高,在低光照强度(如 LED-UV 光源)下仍能实现快速固化,固化时间可缩短至 0.1-1 秒,适用于高速印刷生产线(如柔印、凹印)。

其自由基产率高,可减少引发剂用量(通常添加量为 0.5%-3%),降低油墨成本,同时避免因用量过高导致的膜层黄变或残留毒性问题。

固化膜层性能

硬度与耐磨性:固化后膜层交联密度高,硬度可达2H-3H,耐摩擦、耐刮擦性能优异,适用于包装印刷等需要耐磨耗的场景。

光泽度与透明度:光引发剂 784 在油墨中相容性好,固化后膜层光泽度高(60° 光泽度≥90%),且无结晶析出,对彩色油墨的透明度影响小,可保持印刷图案的鲜艳度。

耐化学性:固化膜层对溶剂(如乙醇、乙酸乙酯)、酸碱性介质有较好的抵抗能力,适用于食品包装、日用品标签等对耐候性要求高的场景。

光源适应性与能耗

对传统汞灯(峰值波长 365nm)和 LED-UV 光源(如 395nm405nm)均有响应,尤其在 LED-UV 固化中表现突出 ——LED 光源能耗低、寿命长,配合 784 可实现 “低能耗 + 高速固化” 的绿色印刷工艺。

油墨体系兼容性

可适配多种油墨基料,如环氧丙烯酸酯、聚氨酯丙烯酸酯等,在水性 UV 油墨、溶剂型 UV 油墨中均能稳定发挥作用。但需注意:在水性体系中,需搭配适当的乳化剂或助溶剂以改善分散性;在白色油墨或高填料体系中,需增加引发剂用量(因填料可能屏蔽紫外光)。

三、影响固化特性的关键因素

引发剂浓度:

浓度过低时,自由基产生量不足,固化不完全,膜层易粘连;浓度过高则可能导致自由基淬灭(自抑制效应),且增加成本,适宜的浓度需根据油墨配方、光源强度及印刷速度通过实验优化。

光源强度与照射时间:

LED-UV 光源功率通常为 5-10W/cm2,需确保油墨表面接受的能量密度达到 80-200mJ/cm2(根据膜厚调整),以保证完全固化。

油墨配方协同作用:

单体 / 树脂的双键密度、活性稀释剂的类型(如单官能团、多官能团单体)会影响聚合速率;添加少量胺类助引发剂(如三乙醇胺)可增强784在深色油墨中的引发效率(改善光穿透性)。

四、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

黄变控制:光引发剂784本身光解产物的黄变倾向较低,但在高温或长时间强光照射下,仍可能因残留自由基氧化导致轻微黄变,因此需控制固化后油墨的后处理温度(≤60℃)。

安全性: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,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粉尘;油墨储存需避光、密封,防止引发剂分解失效。

环保性:固化过程中无挥发性有机物(VOCs)释放,符合环保印刷标准(如欧盟 REACH 法规),尤其适用于食品接触类包装印刷。

光引发剂784凭借高效的固化效率、优异的膜层性能及广泛的适应性,成为 UV 印刷油墨中关键的功能性助剂,其固化特性的优化需结合油墨配方、设备参数及应用场景综合调控。

本文来源于:岳阳市金茂泰科技有限公司官网http://www.kimoutain.cn/